大家都知道婚姻就是团队合作,尤其小孩出生后两人世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因应新生活中的挑战,对!有小孩的人一定都会同意,我用“挑战”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在这一节,我就要和大家分享父母如何克服孩子带来的第一个挑战。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会叛逆让家长头痛,小小孩也会让爸妈抓狂。他们真的是睡著时像天使,醒著时是恶魔,尤其是两岁的小朋友,更被英国人称作“Terrible Twos”,翻成中文就是“可怕的两岁魔人”。
为什么英国人会将这个形容词套在两岁小朋友身上呢?因为两岁孩童的情绪起伏大,不但对什么都说“不”,也时常没来由地大发脾气,心情就像英国的天气说变就变。如果你家中也有两岁以上的幼儿,这些行为模式你一定感到似曾相识,就像台湾人说的:“两三岁,猫狗嫌。”看来不分国籍、无关文化差异,中西方父母似乎都认同“两岁”这个门槛,是让孩子从小天使变成小恶魔的关键期。
这一节就要和大家分享英国人如何针对“两岁魔人”的失控行为推出合宜的应变之道,毕竟在偶尔令人抓狂的育儿过程中仍然保有自信与优雅,让婚姻生活维持一定品质,也是本书重点之一。
与孩子一起克服两歳魔咒
这个阶段的小孩在生理上通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刚学会走路就迫不及待想要跑;身体一下子抽高很快,但又还没达到可以触摸任何东西的高度;更令他们沮丧的是,已经会说些简单的字,却还不能顺畅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在对独立的渴望与需要依赖父母的现实间挣扎,感到挫折之馀,却还没有能力用语言精确表达情绪,只好用发脾气、哭闹等令父母抓狂的行为来发泄。
由于英国是个极力反对体罚的国家,面对“两岁魔人”脾气发作,最普遍的处理方式是“暂停”(timeout),具体做法与步骤如下:
【步骤1】警告
一旦发现孩子开始出现“欢”的表现,而且没有要停止的迹象,请看著他的双眼,以低沉、坚定的声音告诉他:现在从一开始数数,数到三还是继续“欢”,就要带到“调皮角落”(naughty corner)罚站,或去“调皮阶梯”(naughty step)静坐。用低沉的声音是因为大声吼叫或高频率的声音比较无法让孩子冷静下来,反而会更加歇斯底里。
【步骤2】罚站/静坐
英国父母会在家裡选择一个角落,作为小小孩罚站或静坐的地方,又称为“调皮角落”,通常会选在一面没有杂物的白牆前,才能让孩子没有杂念,静下心来好好反省。此外,大部分英国人都住透天厝,家裡通常有从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因此处罚时坐在“调皮阶梯”也很普遍。无论如何,这两个角落都必须是父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地方,以确保孩子不会发生危险。
当步骤一的警告没效,父母要立即把孩子带去那个角落进行“暂停”,也就是让他从失控的情绪中暂停,将自己抽离出来,同时向孩子解释为何他需要受到处罚,解释完后立即离开那个角落,目的是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冷静下来。
【步骤3】冷静
罚站或静坐的时间原则上几岁就是几分钟,所以两岁小孩就是两分钟,三岁就是三分钟,以此类推。这段期间无论孩子如何哭天喊地叫爸妈,家长都不可理会。
如果孩子擅自离开“调皮角落”或“调皮阶梯”,家长要面不改色地把他带回原处,并重新计时,也就是将步骤二重跑一遍。
【步骤4】道歉
通常“暂停”成功,孩子的举止和情绪会恢复正常,这时家长除了再次向他解释处罚原因,还要要求孩子为失控行为道歉,让他了解自己的任何行动都会导致对应的结果,如果做了不好的行为,就要为这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道歉。
【步骤5】关爱
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家长一定要给予拥抱和亲吻,这个步骤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省略,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处罚他是为了指正他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不爱他。
如果忽略这个问题,归咎于小朋友胡乱闹脾气,而不去好好处理他的情绪,可能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有些甚至会造成一辈子的阴影,严重一点,甚至会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包括害怕被抛弃、愤怒、容易衝动、有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的行为,千万不能轻忽。
儿童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的情绪发展和未来的社交能力发展息息相关,因为儿童感知、理解周遭环境的方法,以及表达感受和情感的方式,将形塑他和其他人互动的模式,而和儿童关係紧密的人更将形塑他的价值观、认同感、意识型态、社交能力,以及面对衝突的解决办法,所以家人的角色在儿童发展早期阶段至关重要。
无论是大家说的“猫狗都嫌”,还是英国人形容的“两岁魔人”,两岁多的“欢”孩子其实需要父母用更多的爱和耐心来陪伴,如果能帮助孩子好好学习如何管理这些失控行为,对他未来的人生将有莫大的帮助。提供英国父母普遍使用的育儿方法与我的自身经验给准父母或新手爸妈参考,祝全天下的父母陪著小宝贝顺利度过人生第一个“叛逆期”。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