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孩子补钙这件事上,依然有很多家长存在误区。认为天天给孩子喝骨头汤就是补钙,实际上,“骨头里的钙虽然多,但是能溶解到汤里的非常少,靠喝汤补进去的就更少了……
今天,我就再跟大家聊聊给孩子补钙这件事。
01 这些补钙方式是错的
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喝骨头汤,下面这些补钙方式也不可取。
1.出生就开始补钙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家长的育儿准则,补钙这件事自然也不例外。
曾有机构做过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18个家长中,有202人在给孩子补钙,其中有144个宝宝是在4月龄之前就开始补钙了。
事实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已明确指出,对于0~6月龄的孩子来说,母乳能够提供充足的钙,不需要额外补充,要补也是补VD,来促进钙更好地吸收。
2.让孩子多吃肉少吃菜
餐桌上常见的鸡鸭牛羊等禽类和畜类的肉中,钙的含量非常少,100g肉中的钙含量不足15mg。
相反,有些绿色蔬菜,每100g中的钙含量,却高达50~130mg。
所以,想补钙,光吃肉是不够的。
3.只补钙,不补维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只补充钙就够了,殊不知再好的钙,如果不能被身体吸收,那也是白搭。所以,在补钙的同时,还要配套补充维生素D3。
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家族中代谢率和利用率最高的一种,作用和维生素D是一样的。我们平时说的维生素D,大部分指的就是维生素D3。
维生素D3能促进钙的吸收。在小肠,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可以诱发一种能与钙结合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钙离子结合,作为一种载体将钙转运到血液中。
同时,这种蛋白质还能增加小肠粘膜对钙的通透性,将钙主动通过粘膜转运进入血液。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类重要的免疫功能调节剂。能调节宝宝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
这也就是为什么缺乏维生素D3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食物过敏等。
另外,第9版《儿科学》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均提到,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3,而且建议长期补充。足见素D3的重要性。
02 那么,该如何正确给孩子补钙呢?
1.保证奶量
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最好的来源,鲜乳钙含量介于1000~1200mg/L。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只要奶量充足,补够维生素D,没有什么疾病影响,就不用担心孩子缺钙。
2. 营养均衡
除了摄入充足的奶量,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来说,还要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豆制品、深绿色叶菜、菜花、贝类、鱼类等。
3.保证维生素D3D的摄入量
维生素D很难从食物中获取足够,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方式除了充足有效的日晒外,就是吃补剂。
4.选择合适的钙片,有效补钙
如果孩子挑食、偏食,从饮食上无法摄取足够的钙,或者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达标,被医生诊断为钙缺乏,这时候就可以适当选择钙片,来帮助孩子补钙。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