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go
APP
好多宝宝耳朵后面都有这种软疙瘩!如果出现这几种种情况,必须就医!

国际育儿小报

最新国际育儿资讯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很神奇的器官。
它平时默默无闻,一旦身体遭受不明侵害,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调动全身的免疫力量来保护你。
它就是淋巴系统,也是很多疾病的「报警装置」。
因此,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侵犯时,它就会充分发挥其免疫能力,与微生物做对抗,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淋巴结肿大。
这就是很多妈妈们担心的「小疙瘩」:「用手摸着小宝宝头部正后方,后脑勺靠近脖子的地方有一个圆疙瘩,这该怎么办啊?」
那么,淋巴结是什么?是怎么出现的?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对身体到底有没有伤害?今天就来说说,宝宝身上的淋巴结是怎么回事。
一、淋巴结是什么?
1、宝宝身上的淋巴结是什么?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组织、淋巴器官构成,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工事」,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宝宝的耳后、颈部、颌下、大腿根部等处有时能摸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疙瘩,多为活动性,能在皮下滑动,这些「小疙瘩」就是淋巴结。
而淋巴结,是一个过滤器官,它能将淋巴管内异物,如细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质清除,并可杀死体内恶变的肿瘤细胞,阻止它们扩散。
因此,淋巴结对外是与病毒等异物作战的「前线哨所」,对内是细胞衰老、恶变的「监察官」,是很多疾病的「报警装置」。
另外,淋巴结除免疫功能外,还有造血功能。在胎龄 7 周左右,淋巴结的雏形开始出现,宝宝 7~8 岁时淋巴结分成多个小叶,12~13 岁时淋巴结发育更完善,性成熟期,淋巴结不再生长,而且部分有退化现象。
2、淋巴结分布在哪些部位?
淋巴结,实质上是淋巴系统中的一种豆形器官,分布于人体内的多个部位,主要作用是让身体免受其他病原体感染。
有些淋巴结在身体浅表、比较靠近皮肤的部位,常见的位置有颈部、锁骨、腋窝、腹股沟等,有些则在身体内部深藏不露,比如盆腔、腹腔内的淋巴结。
由于淋巴组织尤其是淋巴结在 1 岁以内发育很快,因此,健康的宝宝在身体的浅表部位,如耳后、颈部、颌下、腋窝、大腿根部(即腹股沟部)等都可能摸到淋巴结。
在健康的学龄期儿童中,大约 38%-45% 都可以可触及淋巴结。所以,我们摸到宝宝的淋巴结不用害怕。
我们在平时,经常能摸到宝宝耳后和枕后的淋巴结,脖子下的不常见(生病时除外),而 2 岁后的宝宝,经常能摸到颈部和腹股沟淋巴结。
不过,这些部位的淋巴结正常一般不超过黄豆大小,单个为多,质地柔软,可在皮下滑动,无痛感,与周围组织不粘在一起。
而对于宝宝来说,由于头颈部淋巴结比较丰富,所以脖子、耳后等周围都是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区域。
二、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
其实,淋巴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器官,是由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结、淋巴细胞组成。
这些淋巴组织遍布我们全身,人体大约有 500 个-600 个淋巴结,直径在 2 毫米-10 毫米左右。
因此,正常的淋巴结体积很小,大的像花生米、小的像绿豆粒。大部分淋巴结,平时并不容易被看到或者摸到,就像健康小卫士一样保护着宝宝的身体。
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卫士们,默默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疆土,对外是我们身体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者异物作战的「前线哨所」,对内要「监视体内衰老、恶变的细胞和组织」。
一旦宝宝的身体里有病毒、细菌等「坏人」入侵,淋巴结就会增生肿大,启动机体的免疫反应抵御「外敌」。
因此,宝宝的淋巴结肿大非常常见,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尤其是如果淋巴结表面光滑,质地柔韧,可以滑动,摸起来不痛,孩子也没有别的不舒服,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并且,适当的淋巴结肿大对机体来说不一定是坏事,而是身体的免疫反应,等宝宝身体恢复健康,淋巴结又会逐渐缩小,恢复到平常的状态,不再容易被摸到。
那么,淋巴结肿大都有哪些原因呢?
其实,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主要有 4 类:
生理性:常见于 6 岁以下儿童,只要没有发热、消瘦等就不必惊慌,淋巴结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感染、炎症: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炎症急性期多会引起淋巴结疼痛性肿大,炎症消退后疼痛可缓解,淋巴结大小恢复正常。
肿瘤:如淋巴瘤、各类型急慢性白血病及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且常会在短时间内逐渐增大。
其他因素: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其中,大多时候淋巴结肿大都是反应性的增大,也就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少部分情况是淋巴结被细菌感染出现的炎症反应,还有部分是非感染因素导致的炎症表现,更少数的是恶性病变等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很少能见到。
所谓的反应性的增大,是指当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导致感冒的呼吸道病毒、流感、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急性的、对称性的淋巴结增大。
对于这种反应性的增大,家长不用担心,等宝宝的原发疾病好了,就慢慢自己恢复正常了。
对于感染性的淋巴结肿大,有时需要注意,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多数也是治疗原发病。
对于非感染因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需要注意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是考虑恶性的,需要及时诊治。
三、哪些淋巴结肿大需要家长重视?
1、如何自测淋巴结肿不肿大?
正常情况下,人体淋巴结是摸不到的,淋巴结直径多小于 0.5cm。
当腋下淋巴结直径超过 1cm,腹股沟淋巴结直径超过 1.5cm 提示淋巴结肿大。
在平时我们可以自行触摸评估有无淋巴结肿大。
具体触摸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的部位,在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滑行触摸,应多个方向滑行触摸,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就诊。
2、哪些情况需家长重视?
实际上,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不必太担心。
如果宝宝只某一个单独区域出现淋巴结肿大,而没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肿大处按压有明显疼痛等,当宝宝的原发疾病(例如轻微感染)好转后,2~4 周内肿大的淋巴结可以自行恢复正常,一般来说不需要太担心。
但是,如果宝宝的淋巴结肿大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做进一步判断:
新生儿期(<1 月龄)出现淋巴结大于 1cm。
持续增大或已经存在 2 至 4 周。
伴随有全身症状:持续发热超过 1 周、盗汗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10%以上。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常常与肿瘤相关,所以一旦发现肿大需要尽快就诊。
广泛淋巴结肿大:如果宝宝在颈部、锁骨、腋窝、腹股沟等不相邻的位置,出现两处及以上的淋巴结肿大,则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
淋巴结质硬或质韧,或推不动:通常良性疾病导致的肿大淋巴结质地较软,可以用手推动,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伴有明显疼痛感,淋巴结周围皮肤温度增高,出现发热。如果肿大的淋巴结跟周围的组织牢牢地粘连在一起,摸起来比较硬,推起来不能滑动,并且表现为无痛性,也需要注意。
3、淋巴结肿大会做什么检查 ?
彩超和 CT 检查:彩超和 CT 能明确肿大淋巴结的位置和大小,表浅的适合做彩超,根据超声报告中的大小、结构、血流等,可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深部的可以依靠 CT 检查,对于确诊淋巴瘤的患者,可以通过 PET/CT 进行分期和疗效评估。
淋巴结活检:对于肿大的淋巴结,多数可以观察一段时间,是否继续增大,是否有更多的淋巴结开始增大,为了明确性质,可以考虑做淋巴结切除活检或者穿刺活检。主要有手术切除和淋巴穿刺两种方式,如果超声结果发现淋巴结比较大,或者结构紊乱,建议做活检来排除恶性疾病。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3月01日
408
10059
点击展开全文
为什么小宝宝喜欢说“不”?
13110786
12种常见的如厕训练问题
17154724
宝宝发烧了,这5件事家长一定要知道!
17958599
gjmm
下载國媽APP,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國媽APP”查看,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