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担心幼童有弱视不易察觉,但是家长如果仔细观察仍然有一些徵兆。1名4岁彤彤有著一双明亮大眼,但看电视时总是头歪一边,阅读绘本也常眯著眼,加上最近走路摔得到处瘀青,妈妈原以为是平衡感不好、运动神经差,直到其他妈妈建议就医检查,才发现是弱视惹的祸,所幸经治疗矫正后,彤彤看东西不再吃力,医师也建议家长若察觉异状,务必要唤醒“懒惰的眼睛”!
医师说明,不少家长不易察觉幼童弱视症状,一般而言,若6岁以上儿童,视力无法达到0.8以上,或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视力表两行以上时,就有弱视的问题,其原因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下降而又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眼科疾病。
医吁:及早察觉幼儿弱视这些徵兆
若发现家中小朋友看东西必须凑很近,或者拿取物品时抓不准距离、下楼时常跌倒,甚至喜欢歪头、眯著眼看电视及阅读书本等,一旦又出现异常的头位看东西,此时就得警觉不仅是视力出现问题,甚至已经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造成影响,像是肢体活动不协调、左右不分等。
此外,弱视双眼的屈光度出现差异,孩童在阳光下弱视的那隻眼睛,也常会眯成一条线,越来越怕光,视力随之下降,并出现眼神飘移涣散、无法注视物体,以及眼球没有规律地来回转动、颤动,这些症状都要警惕是否弱视上身。
由于不少家长担心弱视问题会影响孩子一生,医生提醒,0-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就越来越小,因此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家长务必要把握黄金期。
治疗弱视主要有两种方法:消除弱视危险因素、药物性或光学性压抑疗法
治疗弱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消除弱视危险因素,例如矫正屈光不正(配戴眼镜)、手术治疗(适合白内障、玻璃体或角膜混浊、上眼睑下垂),另一种则是药物性或光学性压抑疗法,例如遮盖和压抑优势眼,促使弱视眼“更用功”,提高较差眼的视力,改善斜视的状况,如果非弱视眼是属于远视眼,也可以透过药物性压抑疗法治疗。
医师再次强调,0-6岁是孩子眼睛发育的重要时期,一旦错过了发育治疗的关键时期,导致日后出现斜视或视差,将会影响到双眼立体感发育,不仅一辈子视力会有所影响,日常生活也会深受其扰,影响开车、绘画或测量等工作,因此当发现孩童出现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尽早就医检查,才能及时唤醒“懒惰”的眼睛。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