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go
APP
和宝宝在婴儿期相处的避坑指南,从出生起给他满满安全感

国际育儿小报

最新国际育儿资讯

 

很快就要和宝宝见面了,你是不是很期待?从出生起,宝宝和你就会建立独属于你俩的亲密关系。 但是你知道吗?就像夫妻关系一样,你和宝宝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不断地去维护的,不然脆弱的宝宝很容易感到无助不安。这可不是瞎说,婴儿期的宝宝非常需要你给他“安全感”,因为他对身边的一切都非常敏感,这时候你和他的相处方式,直接决定了他能不能全身心的信任和依靠你。
可是,怎么判断还不会说话表达的宝宝,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呢?
著名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沃斯曾做过一个经典的“陌生情境”实验,来探索亲子关系的秘密,她把宝宝对妈妈的感情称为“亲子依恋”。 通过实验观察宝宝和妈妈的互动,玛丽·艾因沃斯总结了4种亲子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回避性、矛盾型和混乱型,而后3者都属于“非安全型依恋”。 亲子依恋有4种类型 背后反映了妈妈和宝宝的相处方式 陌生情境”实验要求妈妈带宝宝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面有一个陌生人,宝宝可以尽情玩玩具。随后妈妈离开,留下宝宝和陌生人,三分钟后再回到房间。 在妈妈离开和回来的过程中,不同宝宝出现了不同反应,代表着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更折射出了妈妈和宝宝日常的相处方式。
安全型依恋(约占65%)
妈妈在身边时宝宝能愉快玩耍,离开后面对陌生人会紧张,不过等妈妈回来,宝宝会主动亲近,情绪容易平静,也容易安抚。 如果宝宝是这种反应,说明妈妈平时在关注宝宝需求、陪伴宝宝方面一如以往都做得很好,并且能更好地安抚宝宝。
回避性依恋(约占20%)
宝宝对妈妈的离开不会抗议,对陌生人也不会表现出抗拒,妈妈回来时也没有明显的情绪起伏,对妈妈忽视和躲避。 宝宝不吵不闹的反应会让人误以为“很好带”,其实这反而说明宝宝平时和妈妈缺乏情感交流,可能是妈妈总是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让他觉得找妈妈也没用。
矛盾型依恋(约占10%
妈妈离开时宝宝会表现出强烈抗议,和陌生人相处时会生气哭闹。妈妈回来后又会表现得很矛盾:一边想靠近,一边又拒绝妈妈的拥抱。 宝宝的这种情况说明妈妈平时可能经常理解错他的需求,有时可以满足有时又不行,让宝宝觉得“不可靠”,在不确定性下就会陷入矛盾又焦虑的状态。
混乱型依恋(约占5%)
极少部分宝宝会表现出行为、情绪混乱的情况,同时表现出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的特征,妈妈回来时不知道该怎么安抚。 混乱型依恋的宝宝内心是渴望和妈妈亲密的,但可能因为妈妈情绪不稳定或者容易发怒,让宝宝既想靠近又害怕,所以才产生行为表现上的混乱。 “陌生情境”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对参与实验的妈妈进行了采访,通过问答了解她们和宝宝的相处模式,发现“非安全型依恋”宝宝的妈妈,都在无形中踩了一些“坑”,破坏了宝宝的安全感。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6月22日
426
19973
点击展开全文
如何诊断婴儿过敏
15460712
6个时刻,你需要让爸爸和宝宝在一起
14942790
宝宝发烧了,这5件事家长一定要知道!
19016599
gjmm
下载國媽APP,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國媽APP”查看,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