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go
APP
一定不能忽视一岁内宝宝的这些安全问题!

国际育儿小报

最新国际育儿资讯

宝宝出生头一年,是新手爸妈最容易手忙脚乱的阶段……很多爸妈都是第一次照顾一个小宝宝,没有经验,娃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爸妈就会特别紧张。
今天国际妈咪育儿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宝宝出生头一年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事项,各位新手爸妈提前做好笔记就不容易慌啦!
饮食安全
1、6个月以下不要给宝宝喂水
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儿科学会(AAP)为代表的权威育儿机构都建议,通常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喝水,母乳或配方奶就已经足够给宝宝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
WHO明确指出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再喝任何额外的水,因为母乳中的水分含量超过80%;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同样也是能够获取足够的水分,所以不需要额外再加水。即使是在非常炎热的夏季,母乳和配方奶里面的水分也完全能够满足宝宝的需求。
这里说的“不建议给6个月宝宝喂水”指的是大部分日常情况,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当宝宝生病、发烧、拉肚子这种时候,为了防止脱水,可以适当的给娃喂点水或电解质水,具体可以咨询医生的建议。
2、1岁以前不要给宝宝吃蜂蜜
包括美国儿科学会在内的大多数权威机构都认为宝宝在未满1岁之前并不适合尝试蜂蜜。并且,AAP还强调未满1岁的宝宝应该避免所有形式的蜂蜜,包括生蜂蜜以及任何添加由蜂蜜的烹饪、烘烤食物,比如蜂蜜蛋糕、蜂蜜松饼等等。
这是因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在常规家庭烹饪中很难被杀死,可能导致宝宝肉毒杆菌中毒。
3、1岁以下不要给宝宝喂牛奶
AAP等权威机构都认为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喝牛奶,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
这主要是因为1岁以前的宝宝的消化系统和肾脏发育的都不成熟,而牛奶中含有高浓度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小宝宝对牛奶的吸收不能做到像对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吸收那样轻松和充分,过早的给宝宝喝牛奶也可能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牛奶蛋白质甚至还可能会刺激宝宝的消化系统,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所以建议爸妈最好还是等到宝宝满1岁之后再开始给他喝牛奶。
4、1岁以下也最好不要给娃喝果汁
美国儿科学会(AAP)明确指出:果汁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是没有任何营养益处的。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来说,母乳或配方奶应该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所以6个月以下的宝宝是完全没有必要喝果汁的。如果在宝宝开始吃辅食之前过早的给宝宝引入果汁代替母乳或奶粉的话,可能会影响宝宝对于蛋白质、维生素、钙、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6个月到1岁的宝宝一般都会开始添加辅食,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引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要注意区分吃水果≠喝果汁。切成小块的水果、捣碎的水果泥都可以作为宝宝的辅食,但是依然不建议在1岁之前给宝宝喝果汁。
5、1岁以下不要给宝宝的辅食加盐
大多数儿医都建议等宝宝满1岁之后再加盐,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母乳或配方奶、以及辅食中天然含有的盐已经足够满足1岁以下小宝宝的需要,所以并不需要额外再多给宝宝加盐。
而且盐或钠的摄入量超标的话,对宝宝还有很多坏处,比如加大宝宝的心脏和肾脏负担、影响宝宝对钙的吸收、导致宝宝觉得其他食物没有味道、挑食偏食等。
睡眠安全
1、不要用婴儿床围,婴儿床里不要放枕头、毛绒玩具等物品,因为可能导致宝宝窒息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他们睡觉所需要的东西只有一个坚固安全的床垫、一条合适的床单和合适厚度的睡袋,其他的东西尽量都不要放。
尤其注意不要在宝宝的婴儿床四周绑床围,婴儿床里面不要放枕头、毛毯、皮袄、厚软的大被子、毛绒玩具等松软的物品,因为这些物品都有可能导致宝宝睡觉时发生窒息的危险。
2、爸妈尽量不要和新生宝宝睡一张床,如果要cosleep最好是“同房不同床”
爸妈有时出于母乳喂养或照顾宝宝方便等考虑,和宝宝睡在同一张床上。但这样其实会增加宝宝SIDS风险,因为当大人陷入深度睡眠忘记宝宝在身边,很容易捂到、压到宝宝,导致SIDS或窒息事件。《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和父母睡同一张床的婴儿猝死概率达22%,比独自睡一张床的婴儿要高出4倍。
3、不要让宝宝睡在沙发、躺椅等可能让他们滑入或陷入缝隙的地方
把宝宝放在沙发、躺椅这些地方睡觉也是非常非常不安全的!因为沙发、躺椅通常都会有缝隙,宝宝睡在上面的话很容易窒息。尤其是没有大人在一旁看护的时候,就很可能发生意外。
4、不要用摇床、摇椅类哄睡神器
CPSC在研究中发现,婴儿在倾斜的摇床上更容易翻转到趴着的姿势,而当宝宝趴在摇床上的时候,为了呼吸会试图调整自己头部和身体的位置,最后很可能会精疲力竭、窒息死亡。
5、最好不要让宝宝趴睡、侧卧睡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仰面平躺着睡觉才是宝宝睡觉的最安全姿势,因为仰睡能够有效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2011年,美国1岁以前婴儿的死亡案例中,SIDS排名第3名。婴儿猝死症是1个月至1岁之间的婴儿最常见的死因。因此除非宝宝有特殊情况,一般都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能够保持仰睡的姿势。如果长时间让宝宝趴着睡觉,可能会导致宝宝睡觉时吸入的氧气减少,呼出的二氧化碳更难排出。
安全座椅
1、冬天不要穿厚羽绒服坐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的工作原理是将宝宝固定在安全座椅上,以减轻急刹车或车祸撞击时造成的对宝宝头部、颈部、背部的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宝宝安全的作用。而如果宝宝穿上冬天厚重又蓬松的衣服(尤其是羽绒服)坐安全座椅,由于羽绒服内部填充了很多空气非常蓬松,宝宝实际上并不能被紧紧固定在座椅上,然后就可能会发生危险。
在发生急刹车或者车祸时,面对外来的冲击力,宝宝的厚外套和羽绒服很容易就被压平,使得宝宝的身体和安全座椅之间产生很大的空隙,进而导致宝宝从安全座椅滑落、甚至是直接从安全座椅里被冲击得“飞”了出去。
2、宝宝身体和安全座椅之间不要加垫任何东西
包括商家出售的安全座椅套、各种柔软的毯子、座垫等等。和宝宝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的安全风险相似,毛绒绒的座垫或毯子会增加宝宝和安全座椅之间的空隙,所以爸妈不要在安全座椅上垫任何东西,打开空调到合适温度就好。
3、夏天千万不能单独把宝宝留在车里
夏天把孩子单独留在温度过高的汽车内导致孩子中暑的死亡率,仅仅次于车祸中儿童的死亡率。
因为密闭的车厢内温度上升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仅仅在短短的10分钟,一辆汽车就可能会升温20华氏度。而孩子们身体的升温速度比成人快三到五倍,体温的调控能力也不如成人,被留在密闭汽车车厢里的孩子,当他的体温达到104华氏度(约40摄氏度)时,身体的主要器官就会停止工作;体温达到华氏107度(约41.67摄氏度)时,孩子就有可能死亡。
健康问题
1、3个月以下体温超过38摄氏度就要看医生
3个月以下的新生宝宝,只要体温达到或者高于100.4℉/38摄氏度就应该立刻联系医生。
因为未满3个月的宝宝的免疫系统还没有成熟,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严重的话甚至会是脑膜炎、尿路感染或菌血症等。所以不管他们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只要他们体温达到或高于100.4℉(38℃)就要立刻联系医生。
2、宝宝便便带有红色血液或者是白色便便,需要马上联系医生
带有红色血液的便便,可能反应宝宝牛奶蛋白过敏,也有可能是反应宝宝有细菌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等问题。保险起见,建议爸妈只要是发现宝宝便便中有明显的红色血液,就最好是联系一下医生。
P.S.爸妈们可以注意分辨一下,如果是便秘宝宝的便便出现了血液,爸妈需要注意一下是不是因为肛门处有痔疮擦破了所导致的。另外,爸妈还要注意区分便便中到底是红色的血液还是红色的食物残渣,一些彩色的食物也会影响宝宝便便的颜色,如果是因为食物的原因导致的就不用过于紧张啦。
除了便便带血液之外,另外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就是白色便便!可能反应宝宝有胆道梗阻的问题,需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玩耍安全
1、不要给宝宝用学步车
美国儿科学会(APP)明确建议爸妈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看似简单的学步车(Baby Walker)其实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比如增加宝宝摔倒或滑下楼梯的风险、增加宝宝被烫伤、接触到有毒物品的风险,甚至还可能会对宝宝的足部发育、运动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延迟宝宝真正学会走路的时间。
2、不建议带婴儿游泳
以美国AAP为代表的不少权威机构认为婴儿游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中最大的安全风险就是溺水。
美国AAP并不建议4岁以下的宝宝学习游泳课程,是因为4岁之前宝宝都很难自主屏住呼吸,刚出生没几天新生宝宝更是不可能的。而且小宝宝溺水往往发生在几秒钟,爸妈很难觉察到宝宝溺水的迹象,很容易就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期。
除了溺水之外,市面上的婴儿游泳馆里也“隐藏”着各种安全风险。比如游泳馆的水质可能不达标,水温不合适,小宝宝体温调节系统和免疫系统不成熟,无法自己适应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受感染或生病感冒。
另外,游泳馆给小宝宝脖子上戴的颈部泳圈其实也并不安全。因为小婴儿颈部本来就比较脆弱,颈部游泳圈可能会压迫到宝宝的颈椎和颈动脉窦或气管,造成宝宝颈关节损伤,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它可能摩擦宝宝颈部皮肤,引起皮肤过敏。也就是说,颈部游泳圈不仅无法起到保护宝宝的作用,还有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4月03日
648
14522

互动话题

还有哪些安全问题需要爸妈们注意?

参与互动,分享育儿经验,满40字可获积分奖励哦
育儿经验
人间一枝花
我觉得给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也要有所选择,不要让孩子随意模仿电视上的行为,爸爸妈妈要时刻关注好孩子。
1L 1
点击展开全文
美国农业部儿童膳食指南
14519385
宝宝出牙症状和治疗指南
19464492
如何诊断婴儿过敏
15460712
gjmm
下载國媽APP,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國媽APP”查看,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