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go
APP
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些事情都做到了吗?

国际育儿小报

最新国际育儿资讯

很多爸爸妈妈在和自家娃相处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家孩子在家或者在熟人面前就很能说话,但一到了外面,就不敢与人沟通,也不喜欢和陌生人有眼神交流?
又或者孩子的老师可能会在给家长的反馈中表达出孩子有些“害羞”、“慢热”甚至“不爱和人沟通”的特点。
而每当这种时候,爸爸妈妈们都会不由地为自家娃感到担忧。“我家孩子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内向了?”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之成功,30%取决于才能,而70%则取决于其交际能力的大小,即能否与人进行十分妥善的协调。
曾有研究表明,社交能力强的幼儿更容易获得同龄人的接纳,从而更容易获得认同感和关注,在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和进步。也是因为在这种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学业上表现得出类拔萃,也能养成更健全的人格。
那么孩子该从何处获得这些所谓的“社交能力”呢?
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在同龄人中能够通过一起玩耍获得社交能力的提升,但事实上,年幼的孩子无法准确地模仿出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作为社会新人,比自己年纪更大的成年人们——尤其是父母,其实才是他们走进社交生活前最重要的榜样和导师。
在还没有遇见其他同龄人之前,孩子们就会通过观察周围的成年人来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因此,爸爸妈妈们在社交生活中展现出的能力越强,孩子所能学习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同样地,当孩子们在面对外界的时候感到陌生和害羞时,其实其中也有父母的责任。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其实社交能力通常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在社交场合中的种种礼仪,但当孩子们互相沟通的时候,最核心的能力还是在于性格和观念上的养成。
而要教会孩子们掌握这些,他们需要学习许多关于情感和人性的东西,如:
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关注和理解别人的感受、习惯集体生活、解决冲突与争端……
父母该如何向孩子传达这些观念?
1、如何交朋友
华盛顿儿童心理学家K.艾琳.艾伦曾经针对一个拒绝与他人玩耍的小女孩做了一项实验。
第一阶段,正强化。
当小女孩拒绝与人玩耍或者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让老师一直采取不关注的态度。但当孩子偶尔出现与他人接触,例如有传递玩具、简短交流等行为时,老师就会表现出明显的鼓励和赞扬态度,甚至在课堂上给予大力表扬。在这种正强化的鼓励下,孩子与人玩耍接触的频率开始逐渐增加。
第二阶段,撤消正强化。
为了检测正强化的效果,在这阶段,老师们开始改变策略,当孩子与人玩耍接触时不再特别给予赞扬。而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便出现了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减少的情况,也从侧面证实出第一阶段正强化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正强化。
在这阶段,老师们重新开始称赞鼓励小女孩与人接触玩耍的行为,于是孩子与人接触的频率再次持续上升……最终,这位内向害羞的小女孩与小朋友接触玩耍的行为变得日常,逐渐有了许多好朋友。
因此,如果孩子表现出明显的与小朋友缺乏交流的样子,爸爸妈妈们就可以进行一些类似的正强化鼓励,例如:“今天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说,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是个非常棒的乖孩子……”
2、矛盾与争端
都说小孩子是世界上最单纯的生命,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单纯和不谙世事,让他们对许多问题都只有片面的认识。
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爸爸妈妈们应该都有感受,当小朋友在餐桌上谈起自己在学校或幼儿园中的生活时,往往会用一种比较主观的角度来进行描述。
比如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或为了玩具起争执时,他们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甚至有时会指责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这时我们应该耐心地和孩子进行谈话,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被拒绝或者拒绝别人的权利,这也并不意味着哪一方就一定有错。
当我们向孩子解释这些他们从未了解过问题时,也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遇到的其他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未来我们不在他们身边时,他们才能永远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在解释和引导之外,也要在他们成功克服情绪危机的时候予以赞赏和鼓励,这样当他们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才能在社交中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素材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2月13日
311
13315

互动话题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爸妈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参与互动,分享育儿经验,满40字可获积分奖励哦
育儿经验
蘑菇_qq76860000000
多带他跟其他的小朋友交流,不光是幼儿园上,有时间带他去儿童乐园,跟其他不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我觉得更能培养他的社交能力[/M031][/M031][/M031]
1L 3
点击展开全文
孕期防晒:什么才是安全的防晒?
15037941
宝宝出牙症状和治疗指南
19464492
宝宝发烧了,这5件事家长一定要知道!
19016599
gjmm
下载國媽APP,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國媽APP”查看,体验更佳